你在这里看到的窑街是不真实的。
一切照片都充满歧义。一切照片都来自连续性的断裂,不连续性总会产生歧义。
影像不是对现象的翻译,而是自现象中摘录。
这些照片是我对窑街的选择。这种选择是一种文化建构,这种建构是对自己所看到的窑街的读解。这一读解,决定了对拍摄瞬间的选择。
影像是物化的现象,它与所表象的东西之间的物质关系,又是无中介和非建构的产物。某种程度上,它只是痕迹。
当我在这里写下文字时,我的叙说将这种痕迹指向了确定性,甚至是独断的教条式的一种结果。这个结果是预设的,是观看者思想意识的物化。这样来说,你在这里看到的照片又是真实的。
这种真实是属于现象观看者的真实。
窑街与我是间离的,我是在无意识的空白状态下进入窑街的。我是想让窑街自己撞上我的视觉,然后慢慢浸入内心。窑街的气息,既是嘈杂、颓废、纷乱、恍惚的,同时又是真实存在的——阳光的笑脸,天真的孩子,还有老百姓的日子。正是这种矛盾与冲突,让窑街漂浮在未知的、无解的、隐喻的、难以确定的失重状态。
失重,是一种非主观控制的,难以平衡的飘忽状态。 |